
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
基礎部(中建基礎)深化 科研體制機制改革 激發創新動能
本報訊 (通訊員 劉夢瑤)近年來,基礎部(中建基礎)持續推進科技創新改革,構建“三級聯動”研發體系,形成“總部戰略牽引-專業機構支撐-項目場景驗證”的創新鏈條,全方位創新生態體系,在科研體制機制改革中取得重要突破。
一是強化高端戰略引領,助力科研技術攻關。聚焦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及技術研發等領域,推動科技產業創新與智慧生態示范區建設創新等課題研究。目前,智慧交通試點任務已順利通過專家組驗收,智慧高速管理平臺等多項智慧化應用至云南三清高速項目,推動道路事故率降低 20%,整體交通流量提升12%,應急處理響應時間縮短60%,道路維護成本降低 27%。
二是加大資源保障力度,深化改革助推轉型探索。持續補足高端科研資源,加強與院士團隊合作,成立 2 個創新團隊工作室。以科技任務為牽引,健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機制,依托南通繞城高速公路項目建設,以數字孿生技術驅動項目管理數字化轉型為理念,按照“1+3+8+N”架構體系(即 1個數據底座,數據、模型、報表 3個引擎,綜合、技術、質量、生產、安全、班組、計量支付、檔案 8個功能板塊,N 個應用場景)打造高速公路智慧建造管理平臺,并推廣應用至青島海洋活力區地下環路項目、青島上合廣場項目,應用前景廣闊。
三是充分發揮產學研合作優勢,收獲科技創新應用端成果。依托天津地鐵7號線實體工程開展產學研用協同創新,研究形成省部級工法 3項、授權專利 30項(含發明專利 6項)、高水平論文 38 篇(SCI/EI 收錄 10 篇),研發軟土地層盾構隧道施工的超前地質預報物探技術、軟土地層盾構穿越無預留條件運營站低擾動建造技術,并通過揭示盾構隧道漏水漏砂災害演化過程,提出梯次投入搶險技術及主動隔斷技術,推動公司在復雜地層施工領域取得重大突破,具有良好的經濟、社會和環境效益,推廣應用前景廣闊。